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  服务 > 广东一天举行两场两岸重要活动释放积极信号

广东一天举行两场两岸重要活动释放积极信号

时间:2023-09-09 10:53:53    来源:百度新闻

9月7日一天之内,两场两岸重要活动在广东举行:

上午,2023“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”主题活动暨第十四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(下称“东莞台博会”)在东莞开幕;下午,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中山开幕。

两场活动颇为“呼应”——


(相关资料图)

一个在珠江口东岸的东莞,主要聚焦经贸交流;一个在珠江口西岸的中山,主要聚焦文化交流。从地域到领域,都有比翼齐飞的感觉。

两场活动主打一个紧凑:启动时间相距不超过5个小时,好多嘉宾来回“串场”,在广东是首次,就全国也鲜见。

两场活动还创造了“几个最”的纪录:历年来规模最大、参与人数最多、成果最丰富等。

巧的是,这两项广东规格最高的两岸活动,“年岁”相当,创办时间都在2010年。如今双双迎来新变化,其中所传递的信号,意味深长。

多个“突破”凸显重视程度

相较往年的活动安排,无论是东莞台博会还是海峡两岸中山论坛,多个“突破”引人注目。

第一个突破,在规模。

就活动规模而言,两场活动此番均“破纪录”。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现场参会嘉宾达1000人,其中仅岛内嘉宾便有660人。东莞台博会展览面积达3.6万平方米,为历年最大;参展地区来看,台湾22个县市均组团参展,山西、山东、江西等22个省市也设立展馆;参会人员达历年最多,吸引海峡两岸约4500人参会。

活动规模的扩大,不仅成为粤台两地交流交往愈发频密的写照,也反映出两岸关系的大势与走向:两岸血脉相连,交流交往是断不开的。

第二个突破,在规格。

东莞台博会长期以来为市级展会,2021年升格为省级展会,展陈面积和参展人数实现显著突破,影响力和吸引力正在不断增长。

本届东莞台博会的规格更是有实质性的提升。主办单位新增了国务院台办经济局,并首次与“台商一起来融入大湾区”主题活动这一吸引台商走进大湾区的两岸交流品牌联合举办,目的在于就粤台经贸合作这一相同主题,以东莞台博会这一成熟的“台味”展会为窗口,整合大湾区资源,进一步打通壁垒,打造两岸共同市场。

东莞台博会开幕前一天,国务院批复同意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,标志着广东省首个国家级两岸合作方案落地东莞,也为次日举行的展会声势添了把“火”。

而在展会开幕当天,广东省、国务院台办主要领导以及台湾方面重量级嘉宾出席开幕式,并在之后实地巡馆,与参展台企面对面沟通交流,这同样是首次。

先有国家级政策加持,后有重量级嘉宾“站台”,在将聚光灯打向东莞的背后,足见各方面对广东台胞台商的重视。

在今年7月中央台办、国务院台办于东莞召开的台商座谈会上,多位东莞台商表示,希望支持设立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区,并推动东莞台博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,这两次活动正是有关方面的积极回应。

第三个突破,在议程。

比照往年,今年两场活动的议程安排更加丰富。以海峡两岸中山论坛为例,除召开论坛进行研讨外,还将挂牌成立“台湾高层次教育人才交流引进中心和台湾高科技成果转化中心”,并开展“百名台博进院企”、台资高质量发展经贸推介会等人才引进、科技成果交流活动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本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首次以“弘扬中山先生奋斗精神”为焦点,这与当前广东所面临的形势任务,以及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有关。

今年以来,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、预期转弱、供给冲击“三重压力”,广东作为第一经济大省、外贸大省,经济增长承压尤甚,仍需铆足干劲、更多作为;另一方面,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正值关键,更加需要两岸携手共进。

当此之时,中山先生坚韧不拔、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,是一股历久弥新且永不过时的强大精神力量。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须努力。”这句话在当下,尤为贴切。

粤台合作中的广东“牌面”

两场活动之所以能够频频“破纪录”,离不开中山、东莞两地在粤台合作上的扎实基础。而这背后,正是广东所握有的几张独家“牌面”。

第一张“牌面”,是粤台之间的地缘相近、人缘相亲。

在岛内2300万同胞中,祖籍广东的便超过400万人。其中,更有不少岛内潮汕籍、客家籍同胞保留了浓郁的广东传统生活习俗。

此次来到中山参与论坛,台湾名嘴黄智贤特别感慨:每次在广东听到客家话都倍感亲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人缘的相亲,还体现在一道特别的纽带上,即中山精神这一共同的思想纽带。

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“博爱”“天下为公”等,至今仍然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。这恰恰能够成为增强两岸同胞认同感与凝聚力的一座“心桥”。作为孙中山先生故里,这种“心桥”在广东能够“架得更牢、搭得更稳”。

第二张“牌面”,是始终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,所释放的“强磁力”。

广东是两岸开启交流以来台湾同胞最早踏上祖国大陆的地区之一。蓬勃发展的经济活力、首创的“三来一补”模式,吸引了一批台商。1988年,中山、东莞就分别落地首家台资企业,此后,台资企业更是在两地实现规模化发展。

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广东,对于台商台胞的磁力也在进一步提高。

一方面,完备的产业链条、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建设、强大的人才支撑以及各类完善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,给传统台企带来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。

另一方面,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、大文章,正不断取得新突破、新进展。这也让台商台企看到了粤港澳台四地强化合作的更大可能性。

数据可以清晰例证。目前,东莞累计批准的台资企业超过1万家,约占全国1/10;中山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400多家、投资57.8亿美元。

第三张“牌面”,是广东服务台商台胞的用心贴心。

在这里,台商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优质服务、优惠政策以及优越环境。

以台资农林企业为例,从利好政策到打造平台,10余年来,广东为在粤台资农林企业打造了一片发展沃土。

2021年3月,国家出台“农林22条措施”后,广东18个部门立即行动,深入调研,广泛征求意见。仅仅2个月后,广东就制定了“粤台农林34条”,为台胞台企在农业林业领域发展增添更大便利、更多可能性。

平台方面,国家在广东批准设立2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3个台湾农民创业园;广东又先后批准设立4个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。

如今,广东累计有台资农林企业超1000家,其中更有超10家获评为2021年度国家及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。未来,广东所建设的各大平台,将发挥更大示范作用,成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。

来源:南方日报

编辑:张莹

结构 >>
陶瓷业 >>

X 关闭

X 关闭